引言
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在古建筑中,有许多独特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反映了古建筑的构造特点,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揭秘古建大观中的专业术语,带您领略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一、屋檐与滴水
1. 屋檐层数
古建筑屋檐层数俗称,即两重檐。因落在屋顶上的雨水,其排出须经由两层屋檐滴下,从而形成两道水流,故俗称“两滴水”。三重檐称“三滴水”,四重檐称为“四滴水”等。
2. 三滴水
古建筑中高层结构的俗称,是由多层出檐组成,三层出檐有三层滴水瓦,故其名曰“三滴水”。古代匠人运用重檐构成艺术,创造出许多竖向组合作品,如遍及全国的钟鼓楼、城楼等。
二、建筑结构
1. 冲三翘四
古建筑大木作施工做法,适用于翼角部分。是指翼角部分的角梁,按照要求,制作出“冲”与“翘”的态势。其中,“冲”指水平距离,“翘”指垂直距离。
2. 发戗
“发戗”普遍用于南方建筑,是江南建筑的典型特点。其翘起明显高于北方建筑,突出而醒目。造成“发戗”的构造技法,主要有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施工工艺。
三、建筑构件
1. 抱肩
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多用于柱子与额枋之间的连接。在两肩部按照柱子的圆面,向内刻出弧线,以增加额枋与柱子接触面,尖锐部分抹角倒圆,称“抱肩”。
2. 回肩
古建筑大木作榫卯做法,多用于柱子与额枋之间的连接。与“抱肩”类似,但形状更为圆润。
四、建筑装饰
1. 女儿墙
女儿墙是指屋面顶部围栏的矮墙。注意:女儿墙不能起承重作用。
2. 腰线
腰线是指建筑墙面上的水平横线,通常是在窗口的上沿或下沿(也可以在其它部位)将砖挑出、作成一条通长的横带。
五、结语
古建筑专业术语丰富多彩,本文仅为您介绍了部分内容。通过了解这些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建筑的美,感受古人的智慧。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探索古建筑的世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