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古建分会主办的传统建筑传承与发展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专家、行业协会代表、企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建筑智慧、保护传承、规划设计与营造技艺等议题。
传统建筑智慧的解码
地域特色与适应性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在论坛上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地域特色”为主题,系统地梳理了福建各地域、各类型的传统民居。他指出,传统民居是地域气候的最佳适应者,如土楼利用夯土技术实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而沿海民居的女儿墙则因台风的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造型。
营造技艺的传承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所长张越在“传统建筑营造之美”报告中,从传统建筑概览说起,剖析建筑的营造过程,分析技艺的年代演变和历史传承。他通过经典设计案例,展示了传统建筑设计在当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应用。
材料革新与古建肌理保护
德国赛克斯木蜡油中国首席代表潘有宝在论坛上分享了材料革新在古建肌理保护中的应用。他指出,通过新材料的应用,可以在保护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同时,满足现代功能需求。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数字化叙事与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王永先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向年轻观众介绍中国古建筑中蕴藏的传统技艺与匠心精神。他以应县木塔为例,详细演示了榫卯技术中的斗拱如何在无钉无卯的情况下,让整座建筑既灵活又坚固。
榫卯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榫卯技艺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样式。从燕尾榫到粽角榫,榫卯技艺在不断地进化。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陈列保管部主任李莹指出,榫卯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古建筑文化的活化利用
在山西太原举办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研讨论坛上,专家们就室内设计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及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学术交流。通过将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居家生活链接,带动太原家居设计界新潮流,让历史建筑价值进一步深入人心。
结语
传统建筑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通过论坛的举办,我们看到了传统建筑智慧的魅力,以及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广阔前景。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传统建筑智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